北京哪能治疗白癜风 http://www.xftobacco.com/m/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唐晓敏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气象局驻王爷府镇银营子村工作队长海叶的扶贫日记扉页上,一首打油诗记录了她3年多来驻村工作、倾情帮扶的真实感受。“寒来暑往又逢春,背起行囊奔山村。”海叶到来之前,该村常住人口户人,贫困户有56户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5.6%,集体产业经济产值几乎为零。 面对困境,海叶牢记初心使命,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为村民生产生活解难题、为全村产业发展谋出路、为村党支部建设添动力,带领银营子村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因地制宜扶产业 在银营子村,贫困户金星辰一家曾长期遭受饮用水问题的困扰。“苦得很。”回想起来,金星辰的老母亲直摇头,“当时,我们这几户吃水全靠人工挑,儿子又不在家,平时就我自己,遇上干旱,还得走上几里路到处找井挑水,我腿脚也不好,好难哟。” 海叶了解情况后,积极筹措资金近两万元,联系专业打井队伍,为村里贫困户打了两口吃水井。在喝上第一口属于自家的甘甜清爽的井水时,老奶奶激动得热泪盈眶。 海叶自担任扶贫干部以来,白天入户走访,夜晚整理资料,全村每个贫困户的情况她都了如指掌。“海叶把贫困户当亲人,哪怕再小的事都替他们考虑。她在我们这儿的这几年,村里有了很大的变化。‘有困难就找海叶’成了村民的口头禅。”银营子村支书刘镇江说。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硬果番茄就进入采摘期了,这期间一定要
|